扶貧辦、民政局、農技站……這些人們印象中的“清水衙門”,看似清廉,實則已經成為腐敗“重災區(qū)”。
所謂“清水衙門”就是和那些感覺很“油水大”的權利部門比,給多數人感覺,福利待遇一般,平時沒什么“油水”可撈的部門。但事實上,一筆扶貧款從市到縣被侵吞40%,從縣到鄉(xiāng)又被克扣40%;一張小農機具秧盤的國家補貼2毛5分,農技站就克扣1毛8分,站長還要貪3分;一個售價數百元的骨灰盒,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……近些年來,這些現象屢屢出現。
這幾年,隨著中央不斷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力度,這些領域的項目投放數量大增,財政資金投入規(guī)模也是很大的。這些被克扣掉的資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錢,也就是說,這些腐敗分子傷害的是本已貧困的底層百姓,損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。
“三年清知府,十萬雪花銀”,這種“雁過拔毛”式的腐敗危害讓人震驚,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,腐敗無大小,反腐工作任重而道遠,徹底清除腐敗的路還很長。再小的權力,只要監(jiān)管和制衡機制不到位,都可能成為“碩鼠”。
“清水衙門”都成了腐敗重災區(qū),一方面說明只要有權力行使的地方,都可能存在權力尋租的可能和空間??丝蹅€2毛5分、1毛8分不算多,但積少成多,其危害不亞于大項目;另一方面,監(jiān)督缺位落空,權力為所欲為,不能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,就算“清水衙門”也腐敗,眾所周知,在反腐策略上導致選擇性反腐,致使“清水衙門”貪腐的胃口和食量不比“油水部門”少,甚至有過之。所以,對于反腐來說,“衙門”本沒有“清水”與否,只有把反腐敗的平臺打造得更堅固一點,網絡收得更緊一點,真正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,才能真正讓所有“衙門”真正“清”起來,也才能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改革與發(fā)展的豐碩成果!
【本網責編 付亞男】
http://m.ssscomputing.com/uploadfile/2014/0523/thumb_150_105_20140523015834591.jpg
|